让科学教育点亮孩子的未来! 培养中小学生 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综合素养的STEM科创教育近年来火遍全球。 在 AI大行其道,科技重塑生活的当下,优质科创教育成为青少年的刚需。如何让课程设计与有趣的教学形式结合,终结中小学生“黑板上做实验”的无奈?如何摒弃对学生科学素养“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评价误区?学校、老师、家庭如何共同推进科创教育落地生根?3月30日, 来自教育界、科创界的中外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等齐聚北京,共同探寻破解之道 。
01 “黑板上做实验” 、“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何以谈热爱?
用木条和皮筋制造一条“人腿”,拉动皮筋时“人腿”立刻踢飞一个小球;用纸杯和木板做成小吉他,感受声音震动;用电线、开关、马达组装一只活蹦乱跳的机器青蛙........这些情景让课堂像动画片《哆啦A梦》一样有趣。太阳能、机械、运动、光声热电、数学计算等学校必学,升学必考的知识跳出书本,栩栩如生。3月30日,在交流活动现场,教育工作者们被一系列小实验吸引,像孩子一样好奇心爆发。而这些只是 STEM科创教育的点滴瞬间。
据了解,STEM科创教育 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由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于1986年提出,旨在让孩子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综合发展。同年,英国科学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of Science)启动了CREST Awards奖项,把STEM作为重要的国家教育战略之一。
STEM科创教育进入中国的中小学已经十余年,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困难。虽然近些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一系列举措推进科学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涉及教育目标、流程、手段和师资等方面。然而,现实 中依旧存在优质科创教育服务供给不足、课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黑板上做实验”、“不看过程只看结果”、“没有培养出孩子对科学的热爱”等问题依旧常见于中小学生群体。
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齐明钢结合该中心对各类青少年大型科学竞赛项目的指导案例进行分享。他说,热爱,需要从童年在内心埋下科学的种子,不同学龄段的孩子会表现出兴趣点的不同。比如,小学生可能会被动物、植物所吸引。初中生对生物、化学等容易感产生兴趣,而高中生可以接触像磁悬浮、转基因等更具挑战的领域。
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齐明钢
科创教育如何提升学生的升学竞争力?几位教育界人士表达了不同观点。汇学教育创始人严俊分享了他从教期间一名学生被剑桥大学录取的经历,靠的并不是名目繁多的科研活动奖状证书。而是他帮助好朋友对抗抑郁症的过程中发现抑郁症与肠道菌群存在微妙的关系。他这段研究的经历成功打动了招生官。这就是“热爱的力量”!
培生教育新业务发展总监毛中琪表示,从孩子准备升学的角度说,获得科研活动或竞赛的证书不是为了堆砌在大学的申请文书里,孩子最需要表达的是他们对学术的真正热爱。
国家创新方法中心青少年基地主任赵磊坦言,科研、教育、创新,在青少年端依旧有很大发展空间,给孩子以创新的体系支撑,配备系统的方法论,是对孩子更负责任的做法。从定义课题开始,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孩子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支持和保护。
02,激发孩子兴趣的背后,评估体系、标准化皆考验学校教师
让书本上的知识被学生真正热爱,学校应该怎么做?一位外籍校长现场带来她所在学校的几个科创项目:面包醒发烘烤背后隐藏的化学秘密,学生组建“刑侦小组”研究嫌疑人指纹的提取分析;孩子们用乐高零件和纸板设计了一艘海盗船。计算时间、动力、材料,控制变量..........项目的关键是让孩子有“抓手”,做实验、写文章,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项目,文章也不限字数。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Forest Club创始人陈陆璐分享了她带小学生进行的“章鱼潜水员”案例。她说,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向学生灌输“浮力”等知识点,而是会在高年级再利用其他项目引入这个知识点。去气象台研究风向,到博物馆研究化石.........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估体系和能力认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Forest Club创始人陈陆璐
在活动现场的CREST Awards专家聘请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科技)专家李立文等多位专家现场受聘成为特约专家。
围绕“STEM教育与测评”,李立文教授感慨,不动手,少动手,求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现象在大学生中很严重。她曾在大学教授机器人创新选修课,发现一部分文科生还没做实验却很快写成了实验报告;一部分理科生则不会设计项目;还有一些学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行动;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小时候连搭积木的时间都不多,其实童年的动手能力直接影响未来发展。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数字与科学中心跨学科小组组长魏一然表示,现在的孩子十分喜欢借助人工智能做音乐、编辑短视频,写作业。作为学校,这方面的课程务必要跟上,才能积极地引导孩子。
众所周知,STEM教育需要培养孩子跨学科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近些年教育改革也更加重意识、重能力,重态度的培养,适当弱化知识的灌输。李立文教授表示,标准化的培养教师也是STEM教育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结语
顶思联合创始人、思酷星球CEO徐康乐